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游戏竞技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 【第三十四讲】

【第三十四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五页,子四,明尝与味即藏性。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十二处”就是我们内在的六根去攀缘外在的六尘,会产生一种果报的受用,可能是一个安乐的受用,也可能是一个痛苦的受用。我们一般凡夫的情况,就是在受用当中产生执着,启动了我们的攀缘心,然后就心随境转,启动了烦恼,启动了业力,启动了生死的果报。就是我们讲的迷惑、取着、乱动。因为我们被它外在的假相跟外在的作用所迷惑。

有鉴于此,佛陀就告诉我们说,其实你不应该只看到它的假相,你要从它的假相当中看到它背后的真实道理。什么是十二处的真实道理?就是龙树菩萨说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十二处是怎么有的呢?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是要有造作才出现的。你必须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根尘的接触才能够创造这个因缘。

当我们在受用这个因缘的时候,那是“我说即是空”,其实它没有真实体性。这个“空”的意思不是说它不存在,而是说它没有自性。没有自性的意思,就是说你可以改变。如果一切法有自性,那就完了。说我这个释净界的身心世界是有自性的,那就完了,那你修行都没有用了。你今生是这个样子,你来生还是这个样子,因为它有自性。这个修行变成没有意义了。

因为它的本质是空,所以它有无量的可能性,因为它没有自性。在没有自性当中,“亦名为假名”,你造了什么业,这个业力就会创造一个影像让你来受用,就是循业发现。所以我们看,我们出家以后,每天拜忏,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所以我们感受到每一年每一年所受用的因缘是不一样的,因为你的业力在改变。

当我们把真空跟妙有作一个平衡,这个就是中道义了。我们也不要偏空。空的意思是破我们的执着;假的意思是要我们积极地断恶修善、积集资粮。这两个各有它的用意。

子四、明尝与味即藏性 分三:丑一、总标二处;丑二、妄相无体;丑三、结妄归真

丑一、总标二处

好,我们继续往下看,尝跟味即如来藏妙真如性。

尝是一个内处,一个舌根;味是外处,是一个味尘,酸甜苦辣。当这个舌根跟味接触的时候,其实这当中的道就同时显现出来。我们看经文: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先把这两种处所的相貌标出来,说,阿难!你平常在早上跟中午两个时段,也经常跟随大众师持钵到城中去乞食。在乞食的过程当中,偶尔也会有一些人供养比较美好的饮食,比如说酥、酪、醍醐。这三个都是牛奶提炼出来的。牛奶加以炼制变成酪,酪再炼制变成生酥,生酥再炼制变成熟酥,然后变成醍醐。这都是牛奶提炼的产品,在古代都是上等美味的饮食。当我们的舌根接触这个上等的饮食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美好的味道出现。

佛陀就问说,阿难!你的心意怎么样呢?这个美好的味道是怎么来的?——你从什么地方来!是虚空所生呢?还是舌根所生呢?还是饮食所生?比如说我们平常吃这个芝麻炒面,你的舌根接触芝麻炒面的时候,产生一个芝麻的香气。那么这个香气,你从什么地方来?从舌根而来?还是从炒面而来?还是从虚空而来?这都值得我们去探讨这当中宇宙的道。

丑二、妄相无体 分三:寅一、非从舌生;寅二、非从食生;寅三、非从空生

寅一、非从舌生

我们看第一段: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秖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说是这个美好的滋味是从舌根而来。那么假设这美好的滋味是从你的舌根而来,那这个地方有个问题了:就是口腔当中,每一个人只有一个舌根,一个舌根只能够出现一个滋味(我们要作基本定义)。你只有一个舌根,如果舌根产生滋味,那你只能够产生一个滋味。就好像说一棵树——古德讲出一个譬喻——说一棵树长的果实,要么是酸的,这整个果实都酸的;要么是甜的,这整个是甜的;是苦的,全部是苦的。一棵树长出的果实只能有一个味道,不可能说这棵树有苦的,又有酸的……酸甜苦辣都有,不可能的。

所以说,既然是你舌根所生,而一个舌根只能够生起一个味道,那么这个时候,舌根已经产生了酥味。你如果同时又吃到黑石蜜(黑石蜜就是甘蔗糖),甘蔗糖是甜味,奶酪是咸味。这个时候你的舌根已经产生一个咸味,你遇到甜的东西的时候,你的舌根就不能再转变味道为甜了。因为你的舌根已经生起咸味了,所以你对这个甜的东西应该没有任何的反应,没有任何的知觉才对呀。既然对甜味不能产生任何的反应,那表示你这个舌根就不是一个知味的舌根了。你只知道咸味,酸甜都不知道,那你这算什么舌根呢?所以说,“舌根产生味道”不合理。因为你只产生一个味道,其他味道都不知道,那就不能构成舌根的定义。

假设你说你的舌根的味道可以变来变去,一下子变甜,一下子变酸,可以变移,那这个有问题啊。舌根只有一个体,不是多体,怎么你一个体的舌根能够产生这么多滋味呢?你这一棵树同时产生甜的水果,又产生苦的水果,这是不合道理的。因为你的舌根只有一个,你不能产生这么多滋味的,不可以。

所以,这个“味道是舌根所生”是不合理的。

寅二、非从食生

那么,假设是从食中而来,这是我们一般的执着。看经文: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 名味之知?

说你吃到美好的饮食,你也正在享受那个美好的滋味,那这个滋味是从哪里来呢?你说当然从饮食中来嘛!那这个有问题了。“食非有识”,饮食是一个无情之物,它没有一个心识,没有了别的心识,它是个无情,那么“云何自知”?“云何自知”就是说,身为一个饮食,如果没有用舌根来跟它作用,它的味道是表现不出来。你能够感受到这样的一个滋味,一定有舌根的作用。你说这个味道只有饮食生起的,不需要舌根。而事实上,身为一个饮食,它根本没有了别性嘛,它怎么知道这个美好的滋味呢?它一定要有舌根的相互作用。所以说,饮食没有了别性,它怎么能够自己知道这个滋味是什么呢?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如果你一定要说,饮食也可以知道自己的滋味啊,那这样子,饮食可以知道自己的滋味,那是饮食自己在吃自己,那是他人在饮食嘛。饮食自己感受它自己的滋味,那么“何预于汝”,跟你阿难尊者有什么关系呢?那是饮食在受用它的滋味,那跟你阿难尊者又有什么关系呢?又怎么能说是你阿难尊者的舌根呢?所以,从饮食中出来,不合道理。因为,你饮食再怎么美好,如果没有一个有了别性的舌根去接触,那美好的滋味是显现不出来的。

寅三、非从空生

若生于空,汝噉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说这个滋味是从虚空所生。我们有时候也会去尝一尝这个虚空,它到底是什么滋味呢?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呢?这个虚空的意思,我们解释一下。虚空有两种虚空,一个是外在的虚空,一个是你嘴巴的虚空。这个地方所指的是嘴巴的虚空。假设虚空能够产生奶酪的咸味,是从虚空产生的,那么“既咸汝舌,亦咸汝面”。既然你的舌头能够感受到咸味,那么你的虚空,不但是舌头有虚空,外面也有虚空嘛,那这样子,你应该整个身体都感到咸味。因为外面也有虚空嘛,你的脸部、身体,都应该感受到咸味了。那这样有一个问题了:整个世界的人,就像大海中的鱼一样。因为鱼就是在这个大海的咸味当中跑来跑去,全身内外都是咸味嘛。

那么,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既然你经常感受到的只是一个滋味,一个咸味,那么我们就不知道平淡的滋味了,因为没有对比。你看海里的鱼,它不管吃什么都是咸味。大海的鱼吃东西只有一个味道,就是咸味,没有其他的味道了。所以,身为一个海中的鱼,它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平淡,因为它从来没有对比过。所以说“既常受咸,了不知淡”,既然不能了知淡的味道,你也就不能知道这叫咸味了,因为没有对比过嘛。既然也不知咸,也不知淡,那么这个叫什么舌根呢?身为舌根,当然能够分别酸甜苦辣。你永远只知道一个滋味,那怎么叫舌根呢?所以,生于虚空是不合道理。

丑三、结妄归真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看佛陀给的答案。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个美好滋味的时候,那个甜美的滋味其实是不真实的,它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那么,身为一个不真实的滋味,怎么会显现在我的舌根呢?“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是因为我过去有这样的一种布施饮食的善业,所以假借这个饮食把这个善业的力量显现出来,让我感受到一个美好的滋味,是个人的循业发现。因为你善业还在。当你把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吃什么东西都没有滋味。因为这个滋味是从哪里来?是从业力而来嘛!所以它只是个人的循业发现的假相,但是它的本质,当体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世间上的饮食,我们应该说它有无量味。你看福报大的人吃东西,它的味道特别美;我们福报比较差的,吃同样东西稍微差一点。你不相信,你把这个面给饿鬼道吃,他吃得很痛苦。你看目犍连尊者,一个阿罗汉,在定中看到他的母亲堕到饿鬼道去,他也是去托美好的饮食给他母亲。他母亲把这个饮食放到她嘴巴,到喉咙地方的时候,变成一团猛火。怎么这个美好的饮食跑到您的嘴巴变猛火呢?因为即空即假即中,这个饮食不真实。这饮食要是真实的饮食,那进入到她的嘴巴应该还是一样美好的饮食。因为它是虚妄相,所以目犍连尊者很紧张啊,去禀告佛陀。佛陀说,你要能够斋僧,一方面叫你妈妈忏悔。目犍连尊者就用他的物质供养大众师,一方面他妈妈忏悔,后来才把这个业转过来。

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天鲁国的人民在海中抓住一只鸟。这个鸟非常漂亮,就像天上的凤凰一样。鲁国的国君非常喜欢这只海鸟,做了一个很大的笼子把它保护起来,每天要仆人为它搧扇子,而且把他宫中最美好的饮食、酒肉都盛给这个海鸟吃。结果三天以后这个海鸟死掉了。这国君说为什么?大臣说,海鸟的饮食跟我们的饮食是不一样的。你拿我们美好的食物,对它来说刚好是毒药。所以这个饮食是不真实的,每一个人循他的业去发现他个人的饮食,这个就是所谓的循业发现。

所以你看,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为什么要食存五观?你看你每天这样子念: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为成道业,方受此食。你这样念的时候,你产生惭愧心、感恩心。这种惭愧心、感恩心生起的时候,你再去吃饭,特别甜美,是这个道理。这个饮食,因为它不真实,所以它会变化。这个就是所谓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子五、明身与触即藏性 分三:丑一、总标二处;丑二、妄相无体;丑三、结妄归真

丑一、总标二处

我们看第五段,明身与触即藏性。

这个身根,是一个内处;外在的触尘——冷热涩滑,是外处。身根跟这个触接触的时候,其实它当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我们看经文: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这个地方先标出两种处所。佛陀招呼阿难说,你平常早上起来要三摩其头。佛陀规定弟子们一起床的时候要三摩其头。因为佛在世的时候很多外道出家,出了家以后,佛陀怕他们习性不改,又修外道法,所以要他们每天起来三摩其头,告诉自己已经出家了,应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以我们这个手去摩头而产生一个触觉——冷热涩滑的触尘。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一下,这一段的经文跟以前是不太一样的。前面的经文讲的内处跟外处,一般来说内处都是有情,外处都是无情物。比如以这一段来说,佛陀应该举我们的身根去穿一件衣服。身根是一个有情,衣服是无情。当我们的身体跟衣服接触的时候,能感觉到冷热涩滑。但这个地方佛陀讲的譬喻,它的内处跟外处都是有明了性的东西,不管是手,不管是头,都是有了别功能的心法。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当我们的手去接触我们的头的时候,这个整个摩触的过程当中,“谁为能触”,到底何者是能触呢?这个触觉是从哪里生起的呢?是从手里面生起的?是从头生起的?就是说,我们的手去摩头,会产生一种冷热涩滑的触觉。这个触觉是从哪里来?是从手边来?还是从头部来?提出这个问。

丑二、妄相无体 分二:寅一、二触不成;寅二、一触不成

寅一、二触不成

看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