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仲夏,大唐左骁卫大将军,新兴县公,一代传奇名将马三宝,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
初唐名将马三宝,论名气,远不如后世那位三宝大太监。
但观其一生,以仆从之身,于司竹园起兵,收服何潘仁,定鼎关中,败稽胡刘拔真,随军平定薛仁杲,岷州大破吐谷浑……
以渺小之身,立伟岸功业,最终高居庙堂,得封开国县公,却仍不失为一位大丈夫,真豪杰。
宁秦县公何全,派六百里加急驿马,将马三宝崩逝的消息传回长安。
与之一同回到长安的,还有马三宝的公爵印信,官职告身,以及......一封遗信。
遗信上,只说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恭祝大唐此次征伐突厥旗开得胜,第二件,则是道明王氏长社房之女,为霍国公二子令武所救。
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帝观遗信,沉默无言,后令中枢罢朝,宣礼部商定新兴县公身后之事。
最终,拟定马三宝卒谥;曰:“忠”,并按其遗愿,将其尸身葬于洛州之南长水县教场横冲桥。
《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
仲夏的洛阳城,忽然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基建浪潮。
先是由蒋国公府牵头,大肆招揽流民之中身强体壮者,翻修城中各处府邸,然后是城内城外的各处佛寺道观,也开始招揽流民对寺中建筑进行翻修重建。
这么大的动作,自然也瞒不过城中的其他大户。
当大户们得知蒋国公府和各处寺庙招揽流民,需要付出的代价,仅仅只是一天两顿掺了麸糠和沙子熬出来的稀粥之后,这些大户们也开始有样学样。
一开始,大户们只是招揽流民们对家中被洪水侵蚀的建筑进行抢修。
但随着大户们发现,这些流民不仅便宜,而且好用时,光是抢修建筑便无法满足他们了。
开玩笑,放在太平年景,哪有这么多便宜的壮劳力给他们用啊?
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的组织流民出城,对城外那些归属于自家的,被洪水毁去的良田进行修筑。
城中大户不少,在城外有大批量田产的人家更是数不胜数,或者说城外的农田,绝大多数都归属于城中大户。
至于百姓的田地,早在大水来的时候,就已经被大户们以极低的价格买下。
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一时间,整个洛阳城内外,到处都是出卖苦力的流民。
相应的,洛阳城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城中的街道被掀翻,豪门大户的宅子被拆解,各处河道被分流。
城外无边的荒野上,无数的流民牵着牛,拿着锄头,犁头等农具,在各家大户派出的管事组织下,开始平整良田和通往外界的官道。
若是忽略掉还有更多流民在城外嗷嗷待哺,城中粮价亦是居高不下,甚至经常出现一天涨价数次还供不应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