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杨嗣昌在给皇帝的塘报上是下了十足功夫的。原本是一场玛瑙山大捷,他却要偏偏奏写了两封塘报。第一封将战况与战果做了详尽的汇报,而第二封则更像是为魏渊一个人的请功奏表,很是突出魏渊之计在大胜当中所起的作用。
果然,崇祯听罢两封塘报之后一下子就对魏渊这个名字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这位万乘之尊顾不上冬日的严寒,一把拿过了王承恩手中的塘报又仔细的看了一遍。
“嗯,不错不错。这魏渊年不及弱冠竟能有如此的韬略,假以时日,必成朕之栋梁。王承恩!”
“老奴在!”
“传朕口谕,加封魏渊为武德将军,骁骑尉。另着兵部按照相应的品级安排一下职务,告诉陈新甲,如今正是用人之时,安排职务的时候一定要用心。”
“这。。。”
王承恩思量一番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老奴说句不当说的话。那魏渊并非玛瑙山大捷首功之臣,陛下您却单单只加封他。只怕杨阁老那里。。。”
王承恩的话点到为止,崇祯确实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杨嗣昌之所以将一件事分成了两封塘报,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推荐魏渊的同时照顾麾下将军们的情绪。如果崇祯就这么单单封了魏渊,那远在玛瑙山前线的将军们肯定会认为这是杨嗣昌有意为之了。到那时被认为厚此薄彼,处事不公的杨督师又怎能从容的号令麾下将士们去剿灭流贼呢?如此一来,杨嗣昌煞费苦心的举动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了。
崇祯点了点头道:
“嗯,有道理。那就。。。暂时先不加封魏渊了。但一定要让兵部那些木鱼脑袋们知道朕的心意。”
王承恩急忙躬身回答:
“陛下圣明!陛下您放心,老奴会与那陈新甲说清楚的。”
崇祯满意的点了点,由于得到了捷报,心里甚是欢喜的很。他转过头来回望了一眼雨花阁,心想:“看来这玄天上帝以后还真得多来拜拜了。”
紧跟着崇祯吩咐道:
“这第三封塘报呢?也读给朕听。”
王承恩紧张的拿起第三封塘报小声的读了起来,他才读了两句而已。偷眼观瞧,只见崇祯的面部由于气氛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扭曲了。还没容他接着再读下去,崇祯皇帝已经暴跳如雷的喊了起来。
“好啊!好啊!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寇要造朕的反还不够!堂堂的京山侯,大明朝世袭罔替的侯爵也要造朕的反了!王承恩!你说说朕哪点对不起他崔克诚了!这就是朕的好臣子!好一个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啊!”
崇祯越说越激动,他的双眼不知是由于彻夜未眠的疲惫还是因为异常的愤怒,眼中充斥的血丝仿佛让整个双眼的眼球染成了血红色一般。
王承恩见状立刻跪倒在了雪地里,以头触地不住的劝说道: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好在叛乱已经平息,陛下您千万注意龙体啊!”
王承恩之所以先读那两封捷报,就是为了好让崇祯的心情好一些。对于这位自己服侍多年的万岁爷,王承恩实在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崇祯心骄气躁,最受不得接受失败。同时他又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身为侯爵的崔克诚谋反,远远比流贼猖獗带给他的心里冲击要大的多。正因为如此,王承恩才先报喜后报忧,既希望于玛瑙山大胜来冲淡南阳之乱带给皇帝的负面情绪。
钦安殿内的随驾秉笔太监王承恩人员,不管是侍卫、太监还是宫女们。一见崇祯皇帝如此愤怒,也纷纷跪倒在雪地中,将头深深的低下,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过了半晌,崇祯的情绪逐渐的平稳了下来,他的双眼直视远方有些阴郁的天空,刚刚玛瑙山大胜带来的喜悦在他冷若冰霜的脸上已经看不出丝毫的痕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