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鷟的身躯庞大而威严,浑身覆盖着一层绚丽的紫色羽毛,这些羽毛闪烁着神秘的光芒,犹如流动的星河。翅膀展开时,遮天蔽日,宛如一片紫色的云霞,尾部修长,摇曳生姿。
它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空,直奔众人而来,快到地面之后猛然定住身形,然后突然变成金雕一般大小,开始在华夏守护者之灵上方飞舞。
临近了终于看的真真切切,鸑鷟这个紫色之凤的样子。它身披一袭流光溢彩的紫羽,那紫色深邃而神秘,仿佛融合了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与晨曦初露时分的淡紫。
它的羽翼宽广,每一根羽毛都细腻地排列着,随着光线的变化而闪烁着不同层次的紫色光泽,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头部高耸,凤冠凛凛,镶嵌着一双锐利而深邃的眼眸,那眼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温柔,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又温柔地注视着每一个生命。
喙部呈现出淡淡的紫色光泽,尖锐而优雅;它的爪子锋利无比,闪烁着寒光,似乎能够轻易撕裂虚空,彰显着它不凡的身份与力量。
与洛京二里头的龙以及偃师商城遗址的玄鸟不同,紫凤鸑鷟更具灵性。夏先衍思前想后,大概猜到了原因,看来还需要重返中州。
等待了许久,紫凤终于离开了华夏守护之灵,展翅高飞。她的眼睛扫视了一下众人,然后挥动着翅膀向他们告别,鸣叫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
它飞向天空身形重新恢复到了最初的模样,翅膀舞动起来,仿佛整个天空都被紫色的光辉所笼罩。随着她的离去,一道绚丽的紫光洒落在长空中,紫凤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
华夏守护之灵随后也回到了夏先衍的识海之中。没过多久,一部新的功法在夏先衍的识海中浮现出来。
法天象地,凤凰之姿——《化凤经》
凤凰,作为华夏民族的神鸟,自古以来便被赋予了无数美好的寓意和象征意义。而《化凤经》是修行者以凤凰作为自己的法天象地。
观其首,顶戴朱冠,似日之初升,寓含光明普照之意;望其尾,九苞缤纷,犹云霞之绚烂,彰显祥瑞和合之征。羽翼张开,若覆苍穹,风雷为之色变,万物为之景从。行止之间,自有一股天地同寿、日月齐光之气概。
《人文经》开启华夏人文序章之后,《秦皇经》、《化凤经》开始补充其中的内容。《化凤经》代表整个周朝,《秦皇经》则是代表秦朝。夏先衍估摸着其他朝代不提,接下来一定会有夏朝与商朝,以及汉朝与唐朝的修行功法。
华夏的每个朝代都有其波澜壮阔的历史,日迈月征、斗转星移,是苍凉壮美的遗迹承载着文明存在过的痕迹;是浩瀚如烟的史书,记录着文明的厚重与辉煌。
它们是时间的低语者,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巨变、文化的传承演进、英雄的悲欢离合以及民族的兴衰更替。
从中可以追寻到远古文明的微光,感受那些古老部落的质朴与坚韧;可以目睹王朝的兴衰更迭,体会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智慧较量的精彩;可以聆听哲人先贤的深邃思考,汲取他们关于人生、宇宙、道德的思考感悟。
而现在这些修行的功法把华夏文明以另一种形式记录了下来,传承下去。
朱兆日月,薪火相传。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如江河之不息,山岳之恒存。自鸿蒙初辟,人文肇始,道德礼仪,文章典诰,灿然可观。历千载之沧桑,经百世之变迁,而文明之光,愈发明亮。
夫华夏者,礼仪之邦也。诗书传家,忠孝立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六艺之教,深入人心。先贤往圣,代不乏人,以道德文章,垂范后世。是以华夏文明,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照耀寰宇,泽被苍生。
华夏子孙,当承先人之遗训,继往圣之绝学。以文化之精髓,育民族之精神;以历史之智慧,启未来之航程。使华夏文明,如松柏之常青,如金石之永固,世代相传,永不磨灭,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
合上《化凤经》夏先衍带领着众人继续启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接下来的目的地就是西汉长安未央宫遗址了。
夏先衍在路上也迫切期待,到底是怎样一部功法可以展现大汉的若日中天、辉煌灿烂。
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是为汉高祖,娄敬建议刘邦定都关中,因秦长安乡之名,兴建长安城。经过历代帝王的建设,作为西汉首都的汉长安城逐渐形成了西、南、北三面城墙曲折,东面城墙平直,四面各三门的格局。因南北城墙与南斗、北斗星形状相似,故称“斗城”。
未央宫始建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 200 年),因在安门大街以西,又称西宫。未央宫宫城的四面各辟有一座宫门,称作“司马门”或“公车司马门”,不同方位的宫门日常功能也不尽相同。
未央宫作为西汉王朝的政治中心,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兴衰荣辱。如今,虽然未央宫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仍然可以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和壮丽。
未央宫整体呈长方形,其周围环绕着一道宽约八米的坚固宫墙,宫墙的边长大约为2.2公里,整个宫殿的周长约8.8公里,占据了汉代长安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这座宫殿内部共有四十余座宫殿建筑,堪称华夏古代规模最为宏大的宫殿群之一。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未央宫内宫殿众多,如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椒房殿、钩弋殿等,此外还有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等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以及织室、暴室、弄田等其他各类设施。宫殿内还矗立着六座小山丘,并分布着多处水池。而且,未央宫与长乐宫之间还建有阁道相通,方便两宫之间的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