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和力量,那是来自同僚和臣民的信任与支持。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然后缓缓说道:“秦卿,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此事非同小可,需从长计议。你且先回去,容我好好思量一番。”
秦桧闻言,知道赵桓已经心有所动,便不再多言。
他微微欠身,恭敬地告退。离开宫殿时,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那是对即将到来的权力斗争的期待和决心。
赵桓独自留在宫殿中,望着窗外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天空。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一方面,他渴望重掌大权,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无法承受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后果,毕竟现在的生活比在金国当囚徒的日子好多了。
赵桓的内心世界如同一场激烈的风暴,他在渴望与恐惧之间徘徊,每一个决定都似乎重若千斤。
而这一切,都悄然落在了赵构的眼中。赵构对赵桓的动向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深知赵桓的存在对于自己的统治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赵构的密探如同无形的网,将赵桓的宫殿紧紧包围。
他们不仅监视着赵桓的日常生活,更试图窥探他的内心世界,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
赵桓的每一次犹豫、每一次沉思,甚至是每一次与人的密谈,都被这些密探一一记录在案,并迅速呈报给赵构。
赵构坐在龙椅上,手握玉玺,心中却并未因此而感到安宁。他深知自己的皇位并非稳固如山,而是建立在无数的权谋与斗争之上。
赵桓的归来,无疑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的统治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然而,赵构也明白,单纯的监视与压制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他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既能消除赵桓对自己的威胁,又能保持朝廷的稳定与和谐。
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办?他只好找来李纲,他知道李纲对他很是忠诚。
在御书房内,赵构与李纲面对面坐着,气氛凝重而严肃。
赵构将赵桓归来的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忧虑一一告知了李纲,并询问他的看法与建议。
李纲闻言,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所虑极是。赵桓归来,确实可能引发朝廷的动荡。但臣以为,我们不必过于惊慌。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赵桓的监视,确保他的行动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其次,我们可以利用朝廷的舆论力量,宣传陛下您的英明与功绩,以赢得更多朝臣与百姓的支持。”
赵构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明白李纲的建议既务实又可行,但心中仍有一丝顾虑:“李卿所言极是,但赵桓毕竟曾是皇帝,他若心有不甘,又怎会轻易妥协?”
李纲微微一笑,回答道:“陛下放心,人心都是肉长的。赵桓虽曾为皇帝,但如今已失去权势,他心中或许有不甘,但更多的应该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谈判给予他一些合理的安排与保障,以换取他的平静与配合。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陛下您亲自决断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