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讲出一个世间上容易了解的比喻,说,阿难!比方说“解结之人”,有一个人在绳子上打了一个结,要其他的人把这个结解开来。“不见所结”,如果说这个解结之人根本不知道这个绳子的结到底结在哪里,“云何知解”?他又怎么能够把这个绳子的结解开来呢?他连结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解开呢?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人听说过“虚空被汝隳裂”,说虚空被谁破坏。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虚空是无形无相的。既然虚空是没有形相的,那又怎么能够成就结,又怎么能够去解开呢?连结都没有,怎么解开呢?
这个意思到底要讲什么?为什么把虚空也讲进来?我们前面安住在不生灭的本性,不生灭的本性你不用修,虚空没有结嘛。你安住在不生灭的本性,你到底是对治谁?你不是对治你的心性,因为你心性没有必要对治。就是,你这个时候去看看你外面的那些六根,开始向外去看你六根产生的种种的结。当然,后面佛陀会讲,我们每一个根都有六种结:动、静、根、觉、空、灭。这个到后面会说明。
其实心性是没有结,结是在你的六根当中,你要去对治的是六根,所以,安住心性。你真正的战场是在六根,你的对治的烦恼是在六根,这个要清楚。安住归安住,就像我们今天,我们住在这个家,但是我们工作有工作的环境。你要注意你的工作环境,但是你也要住在你的家。家归家,工作室归工作室。这个地方也讲到,安住归安住,对治的处所归对治的处所。所以这个要清楚,理事要分清楚。理上是安住心性,在事上在六根对治。
这个观念清楚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往下讲了。
子二、示法 分二:丑一、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丑二、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前面是譬喻,以下详细地指示它所修的法门。
丑一、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 分二:寅一、总示结根;寅二、别示结相
先看第一段,先“委示”,先详细地指示众生的颠倒处所,这个颠倒就是烦恼。详细指示烦恼的处所来合前面这个绳子的结的譬喻。这以下分两段:第一个,总示结根;第二个,别示结相。
寅一、总示结根
【图三】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先拢总地解释这六根的结。这个结到底在哪里?我们看经文就清楚了。
那么这个结,绳子的结,到底是结在哪里呢?这个烦恼到底是在哪里活动的呢?佛陀就直接讲出来了,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当中,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门头当中。所以,云何应住?住在心性;云何降伏其心?就在六根中降伏。这个要清楚,这个观念要很清楚。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六为贼媒,自劫家宝”,六根是贼的媒介。什么叫媒介呢?我们解释一下。这一段古人说六尘是外贼。你看,色声香味触法一天到晚诱惑我们、干扰我们,这个叫外贼。我们的六识是内贼,产生很多的虚妄分别。而六根刚好居在中间,是内贼跟外贼的一个媒介。内贼通于外贼,要是没有六根居在中间的话,没有六根的媒介的话,它们两个不会在一起的。所以,本经在讲二十五圆通,它特别重视六根门头,就在这个地方。因为它刚好居在内外的中间,外面是六尘,里面是六识,六根刚好是在中间,所有的烦恼都在六根里面活动。你把六根控制好了,内外全部安定,所以它是贼的一个媒介。
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呢?“自劫家宝。”因为六根的作用,破坏心性当中的本具功德,不能显现。所以,由此六根门头念念的虚妄分别,产生发业、润生两种无明,使令我们众生世界(这个众生世界指的是正报),使有情众生的六根当中产生了缠缚。这个缠缚就是前面说的发业烦恼跟润生烦恼。我们在六根当中开始被两种烦恼所系缚,而对于外在的器世间(这个器世间指的是六尘),外在的六尘,就不能超越了。因为从今以后,眼根就不能超越色尘,耳根不能超越声尘,乃至于意根不能超越法尘。
这个六根,蕅益大师讲出一句话来形容六根:“迷之则为六贼,悟之则为良民。”如果你说,那我从现在开始眼睛都不看了,耳朵也不听了,那你也完了,不是这个意思。你该看还是要看,该听还是要听,你就是观照力要现前,不是叫你不要看。从今以后,你就买两个耳塞把耳朵塞起来,你不是在修《楞严经》,你是在入无想。所以它这个地方的意思在那个“旋”——转嘛,转外境,不要被它所转,观照力现前。所以在这个地方古德讲一句话说:“若人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重点不是外境,重点也不是你内在的六识,重点是你中间的六根。你在六根当中,观照力要现前。六根!
所以它这个地方,“无心于外境”就是说“无心道人”。你看交光法师讲《楞严经》,他讲的一句话就不错,他说“舍识用根”。这句话很重要!不要用你的想象,用你的“知”就好,六根的知。所以,我们遇到事情,知道,但是不要想象。知道就好了,就像镜子一样知道,但是它走的时候,心中没有留下痕迹,舍识用根。你看经典上有说,供养十方诸佛,比不上供养一个无心道人。
这个地方就是说,十方诸佛还是一个外在的尘相,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你内心当中能够生起一种无心的观照,这才是真实的功德。当然,这句话有一点鼓励大家要回光返照的意思。那么回光返照到底是照什么呢?就在六根当中回光返照。这个地方讲出它的一个修行的处所。
寅二、别示结相 分二:卯一、约众生世界以明妄数;卯二、约世界妄数以历六根
这以下我们看“别示结相”,各别解释六根生起这个结的相状。分两段:第一个是约众生世界以明妄数;第二个,约世界妄数以历六根。
卯一、约众生世界以明妄数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
约众生世界,是约着有情众生来说明这个六根当中虚妄的功能数目。
那什么叫作众生世界,即有情众生所形成的世界呢?先提出这个问。这个地方跟六根是有关系的,我们看经文就清楚了。
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这个地方提出众生的世界是怎么产生的。这个“世”指的是时间相,过去、现在、未来。这当中讲到了这三世是迁流变化的,因为过去、现在、未来不是静态,它是动态的。我们的时间相是动态。你说现在,什么叫现在?你讲现在的时候,那个相已经过去了,所以这个“世”是迁流相。“界”,这个界是空间相,是指的我们所安住的方向跟位置。空间相有哪些呢?你应该知道,空间相有十种空间,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这个叫作“界”,我们所安住的方位。过去、未来、现在,这叫作“世”,是一种时间。所以方向有十,时间有三。一切众生都是依止能缘的心去攀缘所缘的境,心境交互的作用而产生了身心世界,所以“身中贸迁”。既有了这个色身以后,我们就必须有世界的存在,这个色身就开始迁流变化,而形成时间之相。
即此色身,也有前后左右的差别以及种种的转化、变化而成为空间相。为什么说空间是变化呢?时间是变化,我们很清楚,空间也是变化。你看你一下子在左边,这个东西本来在你的左边,你下了课以后它变成在你的右边。你跑来跑去的时候,这个前后左右也是改来改去的。所以时间相、空间相都是不断地变化,叫作“身中贸迁”,就构成了“世界相涉”。所以“世”跟“界”这时间相、空间相两者互相涉入,而构成了一个时空的相状。
我们看总结的地方。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
然而这个十方的世界,方位虽然是有十种之多,但是它事实上比较明确的定位,世间上一般来说,只有就着东西南北。其实十个方位主要会归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就是我们讲的前后左右。为什么呢?因为“上下无位”,上下两种方位是没有决定位置的。你说桌子在地板的上方,那桌子是上吗?也未必啊。你坐在桌子的上方,天空又在你的上方,所以这个上下的方位是不决定的。中间也没有一定的处所,也没有所谓的中间,也变来变去的。所以,在方位当中只有东西南北这四个,数目是比较明确的。所以,我们空间取“四”,时间取“三”,空间的四跟时间的三构成一个三四的相貌,或者四三的相貌。总而言之,“宛转十二”,不管是三四不管四三,都是形成一个十二的数目。那么这十二的数目经过“流变三叠”,经过三重的变化,就构成了“一十百千”。
这个古德解释很多,但是解释得非常非常复杂。我们根据蕅益大师解释就很清楚了。
这个“三叠”,第一叠就是三四。你有一个色身,你一定有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一定有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就东西南北,那么三四就是一十二了。第一叠就构成十二数。
第二叠呢,蕅益大师说,在十二数当中,每一个时空都有理具十法界,就是理具十法界的相状,这是第二叠的。十二乘以十法界,就一百二十了,第二叠便一百二十。
每一个法界当中又具足了事造法界,又乘以十,所以一百二十再乘以十就一千二百。一千二百呢,“一十百千”只是取一个大概,准确说应该是一千二百,这个地方讲一十百千是大概的数目。
第一叠是三四一十二,变成第一叠;第二叠,每一个数又包括了十法界,理具十法界,就变一百二十了;一百二十再有一个事造十法界,就一千二百。那么就构成我们每一个色身当中有一千二百个数目。
所以蕅益大师说,这段经文当然主要的观念是讲“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你一念的心性具足了过去、现在、未来,具足整个时空相,都在里面了。
佛陀讲这个世间相、空间相是干什么呢?下一段就清楚了。
卯二、约世界妄数以历六根 分二:辰一、明性本圆融;辰二、明用分优劣。
前面讲到世界的妄数有一千二百,来分别说明六根所具足的功能,来选择你的圆通本根,是这个意思。
辰一、明性本圆融
先讲到六根的体性是圆融的。
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前面的“世界”,它的“始”指的是什么?第一叠叫作始,就是十二数;“终”就第三叠,一千二百。整个第一叠、第二叠、第三叠,这整个“始终” 当中,六根的体性,其实是每一根都具足一千二百功德,都是圆满的,都是“圆通常”的。圆满就是“圆通常”。
辰二、明用分优劣 分二:巳一、总明;巳二、别示
再看第二段,明用分优劣。
但是,在作用上,就着娑婆世界的因缘来说,的确六根的功能有差别。
巳一、总明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那么你应该在六根当中去拣别六根的功德优劣,选择一个来当作你修行的所观境。
性中圆融,用中分成优劣,蕅益大师举出一个譬喻。他说,有六个人在夜晚散步,六个人同时看月亮,都看到月亮的全体,这个叫作性本圆融。每一个人都看到月亮的全体,没有一个缺乏,六个人看月亮都得到月亮。但是因为心中的妄想不同,对月亮的解读不同,就产生不同的想象、不同的看法,就产生六根的差别。
一般来说,一念心性向外发展就是六根,你所有对外的活动都要通过这六个门。这六个门其实功能不太一样。你看,我们用眼睛看东西就很容易疲惫,所以我们净土宗不强调观像念佛,因为你看佛像看一个小时,你就完蛋了,你要休息三四个小时。但是你用耳根听,你越听内心精神越好,越养神。所以这个修行的确要选择一个圆通的本根。这六根,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过去的业力,它的功能是不是周遍圆满、是不是持久,的确要选择选择。我们说我们安住的点是心性,对治烦恼在六根,但是我们也不可能同时面对六根。那你怎么修行呢?你一定要在六根当中再怎么样?再拣别一下,到底哪一根是你的下手处。下一堂课我们就详细说明,六根当中到底哪一根才是一个最好的修行的处所,下一堂课会讲清楚。
《楞严经》的道前基础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第二个,你对治烦恼的处所在哪里。比方说今天你睡觉的地方在哪里,你工作的地方在哪里,你要很清楚。你安住的地方在哪里,你对治烦恼处所在哪里,这两个重点,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应住”,我们前面讲很清楚了,你这些攀缘心的烦恼到底在哪一个地方,是你下手的对治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