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大明浮生记 > 作品相关 不一样的清朝(2-10)

作品相关 不一样的清朝(2-10)

西班牙人看着葡萄牙发了财,那叫一个急呀。西班牙相比葡萄牙来说家大业大,花钱雇佣了一堆葡萄牙人来开拓海洋事业。葡萄牙人是沿着非洲海岸线开拓,西班牙则直接跨越了大西洋,1492年,哥伦布经过2个月的航行发现了美洲。1515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向葡萄牙政府请求环球旅行寻找新航行,葡萄牙政府认为现在从非洲好望角到亚洲的贸易线已经挺爽的了,就拒绝了这个请求。1519年,西班牙政府资助了麦哲伦为期3年的全球航行(麦哲伦半路死于菲律宾)。

科学就和神农尝百草一样,一点点进步。哥白尼1513年提出日心说,1543年,病榻上快老死的哥白尼终于等来了《天球运行论》的出版样书,随着欧洲走出去的战略施行,无数的战争等待着他们,搞大炮研究的伽利略(1564年——1642年),同样因为研究大炮发现力学原理的牛顿(1643年—1727年)等等伟大的科学家一个一个的诞生。

葡萄牙、西班牙人及后来的荷兰人英国人,他们的冒险精神为他们带来了巨量的财富。一片片新大陆被找到,一条条新的贸易线被确认。冒险与财富、信仰与欺骗、刀剑与火药、黄金和白银,充斥着这个纷乱和激情的时代。我们必须承认,300年大航海时代被塑造最为深刻的是美洲、欧洲和非洲。三角贸易,让欧洲积累了天量的财富;急速扩张的领地,欧洲多国竞争的现实,让人力资源长期成为发展瓶颈;跨大陆之间文明的交流,物资的交换,也让他们能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等等。这些因素,为他们的科技发展及后面的工业革命积聚了必要条件。

中国古代不是没有科学家,不是没有“异想天开”者,他们未能创造新的时代的原因,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没有理科基因,也不是老祖宗们比谁笨。我估计有写穿越小说的作者看我写的文章,求求你们不要太小白,多想想逻辑关系,别上来就整学校、搞科技树,然后就杀遍全世界了。新中国有现成的作业照着抄,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一样只能勒紧裤腰带,硬着头皮慢慢爬科技树。后来大伙联手做掉苏联后,别人开放市场给我们,有了需求,你看,我们中国人猛不猛?

扯远了,回来回来。1488年葡萄牙人沿着非洲,到达印度后,接着就是建立贸易点。里面的困难重重,您想想也知道不是简单的。尤其当年阿拉伯帝国被蒙古人打烂后,大批的阿拉伯商人散落在印度、东南亚到中国一带。他们“靠着真主”的力量,帮助和扶持了不少当地土著强大起来(宗教能团结力量,这个就不阐述了),有的还成立了挺强大的国家。当地有真主,那我们就回欧洲搬来上帝,真主让一些人得了好处,我们就用上帝扶植另外一批人。所以大航海时代,宗教色彩非常浓厚。这里就不过多说了,省的文章都没了。(这里也留个扣吧,以后再说。比如孙中山开始不愿意入教,后来碰到一个事情后,他就悟了。)

葡萄牙经过几十年在亚洲慢慢开拓市场,建立了不少贸易点,比如印度、马六甲、东帝汶,当然还有我们的澳门。原本大明沿海小打小闹的海盗们,面对越来越多进入东南亚的白银,受不了啦。于是平倭成为了大明这一时期的主题。

第九章外面的世界(下)(2023年9月4日更)

第二章里提过一个扣,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努尔哈赤出生于1559年二月,在他出生的前几个月,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刚加冕,三年前,费利佩二世刚登上西班牙国王。(这两个重要的人物,以后说。)

努尔哈赤出生的这一年,戚家军在浙江义乌成军。戚家军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我就不絮叨了。在三年前1556年,费利佩二世登上了西班牙国王,这是一个有大雄心的国王,或者说他和察哈尔的林丹汗一样,被逼无奈。这如何说呢,因为奥斯曼帝国已经打到了眼前。

中东小秦国——奥斯曼于1453年灭了东罗马后,当时的奥斯曼皇帝穆罕默德二世在其后的三十年,远征了二十六次,几乎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掌握了亚欧贸易咽喉的奥斯曼,在那个时期是真的能打。前后左右一通乱打,揍埃及、揍东欧。成功从伊斯兰世界的看门人,当上了伊斯兰世界的老大。

前文说过罗马帝国,在395年被一分为二。一个是持续了1000多年的东罗马帝国(中、东欧),另外一个是西罗马帝国(中、西欧)。西罗马帝国只维持了100多年,就被打散了。欧洲进入了所谓的中世纪,诸侯林立的西罗马地区进入了强者为王的时代。谁能打就占一片地方,然后找罗马的教皇盖个章,就是一个新的朝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游戏中,有个叫哈布斯堡家族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了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

其家族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位(主要是德意志地区,皇帝是选举出来)400年,奥地利(一战导火索斐迪南大公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意大利部分地区等,皆是其家族势力范围。1516年,通过联姻,哈布斯堡家族更是拿到了西班牙国王的位置。这样一个由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组建的“哈布斯堡帝国”(含有西班牙、意大利部分地区、奥地利、德意志地区)诞生了。

16世纪前半程,主要是奥斯曼在攻,欧洲方在守。

首先倒霉的就是葡萄牙。葡萄牙人在非洲开拓贸易点和贸易线已经很多年,1488年,更是绕过了好望角到达了印度。这自然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一个打击对象。双方在印度、埃及和无数岛屿上发生了数不清的争斗。葡萄牙在1540年甚至对奥斯曼说:哥,我实在打不过你。你分我点汤喝喝就行。奥斯曼说:滚!

这一时期,葡萄牙丢掉了几乎全部非洲的殖民地和亚洲的贸易线。以至于严重了影响了东亚的海盗事业。大明最开始还疑惑呢,海盗不是穷凶极恶吗,怎么现在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怎的这么好灭?灭到最后都麻了,以为把海盗灭完了,导致江南的丝绸、茶叶等特产都卖不动了。最后没办法,咱们保就业要紧,我们主动开关吧(隆庆开关)。

葡萄牙人国小完全不是奥斯曼的对手。那还得看大哥西班牙的。西班牙在美洲发了不小的财,成了欧洲实力最强的。哈布斯堡联盟里面的土豪西班牙不得不成为了反奥先锋。

1522年,奥斯曼攻占罗德岛。1526年,奥斯曼占领匈牙利,1535年,在北非突尼斯,奥斯曼与西班牙直接冲突,1546年,占领神圣罗马帝国的尼斯(现法国东南部)。费利佩二世就是在这样的格局下,于1556年,当上了西班牙国王。

这里我们额外补充一点,帝国与帝国之间的竞争,是利益之争。宗教在绝大部分时候,只是一个骗骗老百姓的幌子。比如奥斯曼军队里有很多的基督教徒。奥斯曼打到中欧的时候,奥斯曼的同盟国是早就忍够了宗教剥削的法国、荷兰、英国......

16世纪前半程,奥斯曼还挺猛的,下半程却越来越拉跨了。随着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挖的黄金、白银越来越多。拉回欧洲后,严重冲击了奥斯曼的贸易体系,奥斯曼帝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奥斯曼的地盘不盛产物资呀)。奥斯曼帝国内部开始了发生了动乱,战场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被人用经济手段解决了。

当然倒霉的还有原先就很贫穷的西欧国家,一样被剥削的受不了。造成了17世纪初的法国三十年战争,和尼德兰地区长期持续的反抗。新教逐渐的被西欧地区国家认同并接受。(西欧国家忍受不了天主教剥削,就改信新教。新教的含义是,摒弃中间商,直接从基督教源头寻找信仰。)再然后就是西欧得到了“穿越神器”土豆等主粮,解决了发展瓶颈,慢慢的超越了中南欧,这是另外的话题,我们就不多说了。

1567年隆庆开关到1629年后金打到北京城周边。有不少学者统计,约有3.3亿两白银流入中国。但欧洲的贸易危机(1620-1660),让以西班牙塞维利亚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中心遭到沉重打击。有统计1620年之前,年停泊在马尼拉(菲律宾)的中国商船有40艘以上,而1629年,只剩下了6艘。

世界是相隔万里的,世界又是紧密联系的。坐在沈阳城里的皇太极,不会想要万里之遥的一群红毛绿鬼居然拿银子影响中国大势。他对这些红毛唯一的认知,大概就是:咦,这红夷大炮怪好使的。你们老说俺爹是大炮轰死的,其实并没有......

(每次想偷懒的时候,在你们一声声的牛逼中,迷失了自己。当然我知道里面绝大部分是看了我写满清会胜,日本会败的朋友们过来恭维的。因为不断更新的原因,平台不会给推广,这篇文章看的人很少,所以一直怀疑自己写的内容是否能被大家接受和喜欢。加上写此文,是有时间就来划拉几个字,文章就写的有些乱,先写着吧,等写完初稿,再大修一次。)

知友

@长夜如墨

私信我说,西班牙说的太少了。

想想也对,算是史上真正的第一个全球霸主,咱们说太少,好像不太给面子。

西班牙人雇佣的葡萄牙人哥伦布于1492年好运的发现了中美洲,然后开启了西班牙的殖民史。赚了很多钱,自然不必多说。

在对中东方面,还是围绕地中海争夺霸权。16世纪前期,西班牙和德意志等地区的神圣罗马帝国,组成的“哈布斯堡帝国”,代表的是天主教势力。在奥斯曼帝国和西欧二五仔的压力下,苦苦支撑。陆地上和奥斯曼在匈牙利和奥地利搞攻防战,到1546年,奥斯曼都打到了法国东南部。在海里更是一败再败,1522年,输罗德岛战役,1535年,丢掉北非突尼斯,1566年输杰尔巴岛海战。

但是有钱好办事,西班牙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组建了强大的陆军,西班牙方阵一出,西欧蛮夷瑟瑟发抖。海军也在大量金钱的支持下,形成了赫赫有名的“无敌舰队”,光排水量达到2000吨的重型盖伦船,就有150多艘,大炮3000余门。

1565年,马耳他岛海战,西班牙成功防住了奥斯曼海军。1571年,勒班陀海战,欧洲联军大胜奥斯曼。此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与奥斯曼签订了和约,大家平分了地中海。没有和过去2000年那样,大家为了地中海的利益不死不休的原因是,世界的格局变了。地中海变的没那么重要了。新的大西洋贸易线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地中海。西班牙要集中力量对付法国、荷兰、英国这些以前看不起的蛮夷。奥斯曼则要对付越来越不安分的俄罗斯人,然后和他们打了200年的俄土战争。奥斯曼自此退出了主流历史。

欧洲方面。美洲大陆的发现,让大西洋贸易一下子成为了最诱人的香馍馍。西班牙在和西欧蛮夷的斗争中,被他们的海盗、新教、股份制改革等等,搞的精疲力尽。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海盗击败,威慑力大减,西班牙的垄断地位开始下降。到17世纪初,西班牙完全阻止不了西欧对北美的殖民开拓。在于荷兰的八十年战争(1568至1648年),荷兰一步步摆脱西班牙的控制,到17世纪成了海贸新霸主——海上马车夫。

在美洲方面。1492年哥伦布到达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带,然后用细菌和病毒在这片土地上所向无敌。1519年控制古巴地区,然后是墨西哥地区,1521年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1533年征服了印加帝国。虽然西班牙有意识的想进入北美地区,但严寒和当地的贫穷阻止了只有800万人口的西班牙帝国殖民的脚步。南美温暖的气候和数不清的金银,让西班牙人忘乎所以。

亚洲方面,西班牙听闻明廷于1567年开关(隆庆开关),赶紧组织人过来贸易,并于1571年在菲律宾建立了贸易中转站马尼拉城。一条从美洲获得金银,到亚洲与中、印、日本等国换取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再把这些商品运到欧洲的新贸易线诞生了。

这里为什么要加上日本。此时的日本,也借机发了些财。加上本国挖出了不少银矿,日本有点钱后,就有点膨胀。更惨的是之前因为争贡之役,丢失了对大明贸易权,天天被走私商剥削,受不了的日本脑子一热。于1588年和1597年,2次入侵朝鲜。两次援朝,明廷都抽掉大量辽东军队入朝,客观的讲放松了对女真人的管制,女真人借机壮大了起来。有意思的是,努尔哈赤当时还请求一起援朝,被明廷给拒绝了。

西班牙人带着大笔的金银,他们需要的是货物。商人把货物运到马尼拉与之交易。商人采购货物的时候,肯定谁便宜就买谁的。日本就大搞山寨事业,模仿中国瓷器,由于日本人的审美和欧美人“挺像的”,大家都比较喜欢人体艺术,搞的浮世绘到现在在欧洲影响都挺大的。

至于后来李旦(大海商)和西班牙人关系处不好,西班牙就扶植他干儿子郑芝龙。这个历史很多人很熟悉,咱们就不多说了吧。

第十章为什么历朝会陷入300年历史怪圈

孔子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意思就是君子羞于言利。但世间万事,谁又能逃得过一个“利字”。马克思说欧洲打着宗教的名义进行的战争是“为着十分明确的物质的阶级利益而进行的”。中国古往今来发生的一件件事,哪一件不是和利相关呢。

我在其他文章里说过,封建社会,统治者基本是抓2个东西:刀把子和钱袋子。

刀把子就是军权,皇帝把军权分给当年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将军们,这些将军们死了,由他们的后代顶替上来。刀锋不锋利不重要,重要的是忠诚。

钱袋子,就是税收。皇帝需要找人帮助他向全天下的老百姓收钱。不能收多,也不能收少。那皇帝就需要找比较聪明的人来收税,比如读过书的,有见识的。渐渐就形成了文官体系。

我们简单说说钱袋子——税收。

最早的税收,就是大家熟悉的井田制。一大块地分九块,边缘8块收益归个人,中间的那一块地收益上交作为税收。这很容易理解,那个时代种地简单,洒洒种子,需要灌溉了放点水。产量很低,每一户种植面积都很大,但再如何大,井田中间那块地不会被遗忘。

随着人口增长,粗放式的种植不够吃了,倒逼了农业技术进步,牛和犁的使用,大家对土地开始了精耕细作。大家自然只顾着精心照料收益归自己的地,中间那块作为税收的地继续玩着刀耕火种的游戏。统治者肯定不爽了,所以废除了井田制,只要是地,都得交税。这时候已经到了春秋战国。

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人脑袋打成狗脑袋。统治者拼了命的想多征税用于战争。但土地产出是有限的,科技的发展也让不少人不需要种地,从事其他营生就能养活自己。统治者自然把主意打到了人头税上,只要是人就得交税。众多诸侯国中,最倒霉的是秦国。秦国除了要和其他诸侯国竞争,地理原因他同时还要面对匈奴、羌族等,军事压力是最大的。压力就是动力,没钱打仗就想尽办法搞钱。秦国最早开始了编户齐民,大家都是平等的。给了你们权利,你们TM的都得交税。这时候的税收就变成了土地税和人头税。

这也是为什么大秦帝国不搞分封制而搞郡县制的原因。搞了分封制,税收都被诸侯国弄走了,哪来的钱对付匈奴人。老刘家出身低,起的太快,靠兄弟们夺得了天下。没办法搞了分封制,这个王那个王的搞一堆,结果就是被匈奴一顿接一顿的暴揍。这样不行呀,那就杀王削藩呗。到汉武帝的时候,已经没有藩国了,中央控制税收,怎一个猛字了得,相信不需要我多赘述了。

搞郡县制,税收的爽,但有个问题很讨厌。就是土地产出不是固定的,你不能对土地征重税,所以古代绝大部分时候土地税并不重,多为三十税一。这点税肯定不够花,那只能征人头税。用土地的低税,吸引老百姓,捆绑老百姓。然后通过服徭役等,征收人头税。人头税很多时候是远高于土地税的。

比如一个人,最开始种植200亩地,就算去服徭役,交交人头税。他还是能过的不错的。可他会娶老婆生孩子,几代之后,可能他的后代一户只剩下50亩地了。这时候再让他交重税,日子就没办法过了。但统治者没办法,土地还是那么多,多收的人头税也花在了多出来的人口上了。

农户没办法,干脆一点吧,老子不当人了,卖身为奴,地方豪强的势力就越来越大。地方豪强偷税漏税的能力显然不是平民百姓能比的。你敢收他们税?不让你给补贴就不错了。是吧,恒大和每个县市那些靠着银行发工资的所谓的地方支柱企业,我说的对吗?

地方豪强的危害有多大,汉末三国给大家做了最好的诠释。举例:建安元年,吕布乘刘备与袁术僵持之时,趁机偷袭下邳,并虏获刘备的妻子。刘备实力大损,几乎一蹶不振。然后刘备就干了一件事,娶了麋夫人。麋家只是徐州一富商,麋家的陪嫁是2000名下人和无数金银货帛。刘备实力顿时恢复了。接着又可以打了。

经历三国南北朝,人死多了,空闲土地就有了。北魏孝文帝开始搞均田制,就是把无主土地承包给老百姓。你种了我的地,你就得交税,还得来当府兵。隋唐沿袭了这个制度。唐初,中原的地分的差不多了,大唐就把目光瞄向了四海八荒。打下来的都是税源地呀,拼命的往外打,发现,草,真他娘的荒。

唐初期,均田制的基础上施行租庸调制。就是人头税(服徭役等),可以拿布匹、农产品去抵。这是解放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有了稳定税基保证的大唐府兵贼能打。打朝鲜,打日本,打西域,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是对手。可是打来打去,发现是赔本买卖,河北人民扛不住了,酿成安史之乱这样的大祸。

向外扩张,全是贫瘠之地,拿不到新土地,均田制就没办法施行。赫赫有名的大唐府兵就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到了唐中期,人口增多,历史的惯性又来了,税收被地方豪强控制了。此时,如日中天的阿拉伯帝国的商人来了,大唐的商品经济开始活跃起来。(不要忽视阿拉伯的影响力。阿拉伯雇佣军上万人来帮大唐平叛过;黄巢攻陷广州后,处死几万阿拉伯人。)唐中期改革为两税法(户税和地税),按照土地收益和资产多少收税,大幅降低人头税比例。

两税法延续了王朝的生命,但不能阻止历史的惯性:人口增加,豪强并起,税收减少,然后王朝覆灭。

中华大地,陷入了300年轮转的怪圈。人少国家就强,人多国家就弱,原因就是税收的问题。领导人再厉害,再有远见卓识,没钱你啥也干不了。

宋朝的时候王安石小修小改了一下,根本还是两税法。所以蒙古人起来后,敲断阿拉伯帝国的脊梁,海贸断绝,税收大减,南宋立马跟着灭亡了。

经过蒙古人过百年的杀伐,中原又有足够的土地供人分了。大明实行卫所制,就是均田制的翻版。把地分给军户,闲的时候练兵,忙的时候种地。大明前期很猛,杀的蒙古人一路北逃。

明朝的地盘比宋朝大那么多,税收只有宋朝的几分之一(按不同时期,用实际购买力计算约3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大明统治者不是不想赚海贸的钱,谁也不傻。可关键没海商呀,地中海那些商业文明国家都打成一锅粥了。把朱棣急的,派人一次次的下西洋,找到的却是黑非洲,看着大象、河马直接傻眼,以前呼风啸雨的阿拉伯商人都没了踪迹。

明中期,人口增长,地方豪强又起来了,明朝陷入财政危机。此时葡萄牙人开始沿着非洲,摸索了几十年,终于和大明接触上了。葡萄牙作为商业伙伴,实话讲,体量太小了,大明看不上。而葡萄牙带来的海盗风潮,让大明恨之入骨。明葡之战,葡萄牙输了,但为何能贿赂明朝官员,拿下澳门。我个人一直猜测,这是有人特意授意的。因为想在大明朝腹地占据土地,这种事情,一般官员是不敢干的。可能是有人看中了葡萄牙的航海,大炮、火枪等等技术,也有可能是作为海商,给大家留一条赚钱的路子。

奥斯曼的打击,让葡萄牙断了亚洲的贸易线,让日渐汹涌的东亚海盗颇受打击。大明借此机会,由戚继光为代表的军方基本消灭了海盗。没了抢生意的海盗,大明开始了隆庆开关。有意思的是规定:不得与日本交易。至于原因我在前文反复提了:卧榻之侧,谁敢养肥日本?(经济制裁的目的。)

此时是日本的战国时代(1467—1600年),各村在采矿业的冲击下,火并的厉害。1533年,一个日本人改进了中国传过去的灰吹法,石见银矿产量得到爆发式的提高,16世纪全球三分之一的银矿产自这里。

好了,问题来了。如果你是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手里有大批老兵。手里有大笔大笔的银子,但是日本岛贫瘠不产物资,你是抱着银子睡觉呢,还是忍受走私犯的剥削,花大笔的银子通过走私买一点点大明朝的物资?

答案是,日本继唐后,发动了2次朝鲜战争(1592-1598)。朝战中,代表日方的景辙玄苏与大明和谈时就表示:秀吉真正想要的只是向明朝朝贡,使双方可以公平贸易。

这章主讲税收,回到税收话题。1567年,隆庆开关后,虽然明庭做了很多限制。但在西班牙人和做中日走私人贸易的商人推动下,白花花的银子流水一样进入了大明。(1567到1644,约有3.3亿两白银进入,其中光日本就贡献了近30%)

有银子了,明庭就搞税制改革,就是著名一条鞭法(1531年桂萼提出,1581年张居正推广全国),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此法,好不好,笔者认为此法为饮鸩止渴,危害极大。

短时间朝廷爽了,收到银子了,万历三大征赢了,好像大明朝中兴了。但世间真有只有益处,没有坏处的改革之法?

两宋商品经济比大明不知道强了多少倍,都不敢只收货币税。大明朝谁给你的勇气呀?

举个小例子:朱元璋考虑到维稳和扩张的重要性,将朱家子孙封了13位塞王及边少穷地区封了大大小小的藩王。塞王顾名思义,边塞地区的王,他们有军权和行政权,这是学周天子搞分封制,对于开发边疆有好处。内地的藩王,在边少穷地区,基本啥权都没有,起一个监视作用。税赋重地如江南,湖广是不设藩王的,老朱不傻。

老朱孙子上台后削藩,朱棣篡位后更加限制藩王的权利。塞王只剩一个名头,更别提本来就没啥权利的内地藩王。但为何到明末的时候,内地藩王有的都能占了半省的土地?是藩王能生,所以土地就占的多?持这种观点,是真当老朱家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龙子龙孙们,亲如一家呀。

这些内地藩王地盘都是在海贸影响小,甚至是影响不到的地方。有农村生活经验的知道,农村吃喝不难办,缺的是现钱呀。老百姓哪有银子去交税?为了拿银子交税,只能贱卖农产品。银子交个几年,小门小户的,有几个不破产的?老百姓自然放弃自耕农身份,卖身把土地投献给藩王。

都说明末小冰河时期,让北方大灾不断。小冰河的影响是有,但真正让北方大灾的是安心种地的人没了。都是王府、豪强的土地了,谁有心思维护水利,谁有心思精耕细作呀。去运河拉拉纤,贩贩马,赚的不比种地多?后来的事情大家都了解,一帮由马贩子、失业快递员、落魄士兵、捕快等带领的起义大军把整个北方搅的天翻地覆。

明朝中后期,白银流入,开始的是时候,银贵货便宜,海贸生意好做。随着大量白银不断流入,物价上涨,老百姓就更难了。相同的白银买的货物越来越少,直到1620年,还引发了西班牙的贸易危机。(当时大明海贸占世界海贸份额3分之一左右,影响是巨大的。)西班牙虽然在几十年前,无敌舰队输过英国,但一直还是欧洲霸主。他真正的衰弱就是1620年开始的贸易危机。西班牙的衰弱,影响了海贸,明朝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南方的经济危机来了。

大明朝就在风雨飘摇中,等待一个人来踢他一脚,让他彻底倒下。

税收,是各国各朝代存亡的根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国家收取税收的方式也跟着不断变化。到了近现代,尤其现代社会,因为物质条件的巨大进步,人们再也回不去男耕女织的生活,大部分国家的税收已经从土地税、关卡税演变为商品税为主。这也是20世纪初,大英帝国何以不断丢失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单机写作,挺无聊的。提几个问题增一趣: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在现代社会会爆发吗?如何理解伟人说的人多力量大?未来的世界强国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