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山维护就不用说了,每年各山主还需要向官府交税。
税的多少由山头大小和林木多寡来订,倒是也不算特别高。
特别是叶家的山,引凤坡因为每年有贡炭的皇差,不用交税。
雁峰和回峰因为也是御赐,交的税也是最少的,毕竟是皇帝的面子。
四个环节中,能赚钱的也就是在砍樵和柴市上了。
泰伯在第二个写着“炭”的圈子向下划出来了一条线,线的另一头又画了三个圈。
在第一个圈子里,写了个“樵”。
“樵夫们上山砍柴,一般都是以五十斤打一捆,两捆挑一担。”
“这一百斤柴木,卖到柴市值二十文钱。”
说着,在第三个圈子里,写了个“市”。
在两个圈连了一条弧线,写了个“二十”。
“可是木柴都是各山主的,樵夫是需要交钱,也就是所谓的柴租。”
“一担柴,樵夫若是卖给柴市,则需要先向山主交纳五文的柴租,樵夫个人可以赚十五文。”
“或者取二十斤柴给山主,充当柴租。”
泰伯笑呵呵的看着叶昭,在第二个圈子里写了个“叶”。
在“樵”和“市”连线的“二十”上,又画了一根线,连到了“叶”字圈上面。
在线上,写了“五”和“二十斤”。
“也可以将柴全部卖给山主,山主按照每百斤柴十二文钱支付报酬,同时再管一顿饭,相当于给山主打工。”
“一顿饭,也差不多值二文钱了。”
说着,又把“樵”圈和“叶”圈连了起来,线上面写了个“十四”。
“虽然卖给山主和卖到柴市差一文,但是柴市在县城另一边,距离山林十多里。”
“一来一回就是二十里,还要背着百斤木柴。”
“有这时间和力气,倒不如多打些柴。”
“这也是各山主能压下一文钱的原因。”
“除了个别樵夫打柴,由家中孩子送去柴市的,其他大部分樵夫选择的都是卖给山主。”
“一担木柴价值二十文,除去支付樵夫的酬劳,再除去给官府的税,山主可以剩下四文。”
“四文钱里面需要拿出来一文维护山林。”
泰伯在“叶”圈子的上,分别又写下了“二”、“一”、“三”三个数字。
“二”连到了上面那一层四个圈的“税”上。
“一”连到了那一层第一个写着“山”的圈上。
也就是说,山主们什么不用做,每个樵夫就能给他们创造三文钱的财富。
而这只是干木柴。
木炭的价格就比木柴贵上不少了。
烧成炭,这三文可以变成六文。
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木炭,因此还是木柴需求量比较大。
说道到这里,泰伯用脚在地上来回摩擦了几遍。
将所有圈和连线全部都抹除了干净,目光炯炯的盯着叶昭:
“这些还只到木炭环节。”
“之后的柴市才是更大的进项所在。”
随后连图也不画了,只是口述:
“柴市收柴收炭,不管是谁,价格都一样。”
“可是卖出去就不是这样了。”
“根据木柴的好坏,一担柴卖二十五到三十文不止。”
“而木炭最少就是五十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