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刚刚触碰到他,这么热的气温,小手却是冰凉的,不由叹了口气。
“怎么不喜欢吃螃蟹了?”
四郎嚅喏道:“没有...”
崔老汉看向四郎。
小五带着哭腔小声道:“刚刚送饭的时候,看到大伯父回来了。”
崔老太高兴得站起身:“你俩小崽子不早说,这是好事啊。”
要她说,那船工就不是个好活计,天天在海上飘着,脚都沾不到实地,这人还能有个好?
也就老二被那个懒婆娘撺掇,乐意遭这个罪。
还是得脚踏实地,正好马上到秋收了,家里正缺人手。
崔老汉也高兴,但很快想明白两个孩子的异常,手放在烟杆上,沉声道:“回来就回来了,用不着慌,日子该怎么过就还怎么过,我还在呢。”
天色已经黑了,林氏回屋把煤油灯点上,放在院外桌子上。
没人再说话。
跳跃的烛光中,几个孩子慢慢镇定下来。
“时候差不多了,拿上家伙事去地里吧。” 崔老汉站起来,“老三媳妇,你们就别去了,带着孩子早点歇息吧。”
林氏点头:“好的爹。”
这时院外一阵脚步声,崔老大一家整整齐齐过来了。
“爹,娘,儿子回来了!”
崔老大激动得走到崔老汉跟前,声音哽咽。
走的时候还是春天,再回来已经是初秋,在村子待了半辈子,头一遭离家这么久。
“让娘看看,我的儿,怎么...” 崔老太揉揉眼睛,“娘怎么看不清你脸了。”
崔老大挠挠头:“海上日头烈,晒黑了些。”
于氏领着孩子随后进来,站到林氏身边,唇角带笑。
“谢谢弟妹了,头一回吃这么新鲜的螃蟹,还有生蚝饼,几个孩子抢着吃,我家那口子说比船上厨娘做的都好吃。”
林氏笑着道:“都是一家人,应当的。”
崔老汉看着瘦了很多的老大,点头道:“回来了就好,这半年你媳妇不容易,回来家里活多干点。”
崔老大郑重道:“我会的。”
“老二和你一块回来的?”
崔老大点头:“我俩傍晚回来的,我先回了趟家,换了身衣裳,老二应该待会也过来了。”
崔老汉鼻子里“嗯”了声,没再多问。
“回头再说吧,今年蝗虫多,活计不等人,先去地里吧。”
“爹,先等等。” 崔老大急忙忙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这个给您,我从外面带回来的,卖的可贵了,一斤要上百文。”
崔老太瞪大眼,声音拔高:“上百文?!你才挣多少个子敢这么花,一百文都能买好几斤细粮了。”
崔老汉脸色也有些黑。
本来以为老大稳重,没想到跟着老二出去一趟,也不把钱当回事了。
“没花钱,这是我捡的。” 崔老大连忙解释,“每次在码头停靠的时候,都会处理船上的残货,这是别的船扔掉不要的,我捡了几根还算好的,反正不要钱,咱也尝尝是啥味道。”
况且,他也没钱啊。
上船的时候身上只带了五十文,工钱都是回来一块结。
崔老汉将信将疑,打开布包,里面两根黄灿灿的圆棒子,上面一粒粒金黄色的颗粒排列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