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晚宴,人人尽兴,大醉而归。
次日,刘敬酒醒了之后,先下令把王五斩首示众。随后,他把鲁肃、刘晔和阎象召集过来。如今袁术大军已败,是该前来淮南收拢百姓的时候。
“今袁术大败,其粮食不济,恐怕只能龟缩在寿春,该是阎先生去淮南的时候,此事 我就托付先生了。”刘敬向阎象行了个礼。
“太守愿出数十万石粮,我不过出点小力,不足挂齿,太守放心便是,我必全力施为,让淮南百姓都来庐江。”
刘敬想了想,又看着鲁肃和刘晔,突然问道:“你们俩说说,要是我大军进军淮南,会有什么影响?”
刘晔先抢着说:“太守想谋夺淮南,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袁术实力强盛,虽一再败北,且又缺粮,但其手下仍有数万大军,非我军所能敌。只是淮南旱情会日益加剧,袁术的日子也会越来越难过。”
“太守只需再等上数月或半年时间,袁术自然会垮,届时太守再进军淮南,便可占尽淮南之地。”
轮到鲁肃了:“袁术不过冢中枯骨而已,周边诸侯,曹操虽大败袁术,但其后方不稳,据说关中有个叫张绣的,投靠刘表,占据宛城,骚扰曹操后方。吕布和刘备为了个徐州打得你死我活。”
“江东孙策南下击严白虎和许贡,已到关键时刻,不可能北上争淮南,刘勋龟缩在宛陵,没有袁术给他当靠山,他岂敢攻淮南?天下能据淮南者,唯有太守。”
“然,子扬说得有理,太守若提前进军淮南,反引起袁术忌惮,届时他与我军殊死一博,反而不妙,太守当按原先计划,先引淮南百姓进入庐江,以活百姓之命,收获民心,静待时机成熟,淮南自然就落入太守。”
听了鲁肃和刘晔的话,刘敬也认识到自己着急了,便点了点头:“好吧!进淮南之事暂且不提,此次去淮南,那就靠阎先生了。”阎象并不算投效刘敬,只能算是临时帮忙,刘敬仍以先生相称。
“太守放心,只是,不知此事太守可有指示?”
刘敬想了想:“按照原先计划,先生去了淮南,以合肥为中心,在合肥、舒县、龙舒三地各设一大的接济点,每个接济点要有足够的粮食,要靠近水井,以便取水。”
“在接济点处,先生需施粥给百姓,并向百姓发放够两到三天的吃喝,引导百姓向下一个的接济点而去,直接皖城,比如先生在合肥,先让百姓饱餐一顿,再发放两三天的米饼和水,引导其去舒县,到了舒县后,同样一番操作。”
“百姓再到龙舒,最后到皖城,到了皖城之后,子敬和子扬会安排其住处。另外,元朴和张神医也会来皖城,豫章夏秋粮已经收了,正是农闲之时,元朴会带着百姓开垦荒地,张神医将带着他那帮医学院学子来帮忙,救治百姓。”
阎象听到刘敬安排得井井有条,心中大定,同时对刘敬有了敬佩之心。
刘敬给了他五千兵力,由张英率领,负责保护接济点的安全,防止暴民抢粮,其中合肥安排三千,舒县和龙舒各一千。次日,做好准备,阎象正式出发,到合肥去。
临走前,刘敬让他拉一车货物去合肥,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心中好奇。然而,刘敬却告诉他,到了龙舒建接济点的时候再拿出来看。于是,阎象带着士兵,押送着粮食,开始上路。
一天之后,崔质和张神医带了一帮人来到皖城。如今崔质也培养了几个手下,也一起带过来帮忙,刘卓自然也来了。
至于张机,刘敬让其临时停课,来帮助救灾。没办法,灾民多了,总会有人生病什么的。张机在来之前,就已经有所准备,还拉来了一些草药,以备不时之需。
张机带来一个朋友,介绍给刘敬。
“太守,这是老朽的一个好友,姓吉名平,司隶冯翊人,虽然年纪不大,医术却很高,老朽素来敬仰,他游历天下,听闻老朽在南昌,便前来交流医术,得知淮南有大灾,就跟老朽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