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一个房间是十五个流民,和五个匈奴人。
不过这都不重要,因为二老板说了,以后一个房间就是二十个工人了,在新的房子建立起来之前,都这样住。????以后新的房子修起来后,还是五个人一间,比例大概和现在保持的一样。
流民们虽然是汉人,身高体重都比匈奴工人厉害一点,但毕竟是饿着肚子这么久过来的,寄人篱下,所以没人闹事。
而匈奴人也不是傻子,你现在去欺负人家没吃饱饭的,等他们吃饱饭了,你不找揍吗?
所以双方十分融洽,没有一方主动挑事儿。
因为流民刚来,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身上也脏兮兮的。
所以矿上还涌现出了不少好人好事,比如有些匈奴工人把自己买来的好吃的,存着准备给儿子女儿带回去的肉干,给了新来的饿肚子的流民。
还有帮他们提水烧水洗澡的。
带他们熟悉工作的。
还有个十来岁的流民仗着年轻火气壮,下河洗澡。
要知道虽然河水没冰封,但岸边其实已经结冰了。
这看起来壮,实际上赶路这么久,吃的又不好,睡的也不好,刚刚才被接到补充了一下体力的小伙子,真的火力壮吗?
一下河,就腿抽筋了,差点没死在河里。
一个匈奴工人看到,二话不说跳进河里救人,给救上来,自己还冻热病了。
唐焦一边吃着馒头,一边讲着:“三老板司马公还专门在开大会的时候讲了这件事情,把救人的工人摇杰洛评为了助人为乐好人好事先进代表人物。”
唐焦的老婆惊讶:“还评奖了啊?”
唐焦的老婆对于匈奴人的印象都是听唐焦讲的。
以前觉得匈奴人肯定都跟狼似的,一时之间改不过来了。
而唐焦小声:“其实二公子私下给我们说了,要让匈奴人听话,就得给他们讲道德,他们要是不学会道德,那就算现在没事,以后也会闹事甚至造反。”
“可如果有了道德,他们就跟我们一样了,甚至现在整个大汉的道德水平都还不行,还得学。”
“所以二老板才吩咐三老板一定要多树立道德典范,要让大家以做好事为荣。”
“这话你可不要出去说。”
这话霍海很难跟唐焦他们解释清楚。
人首先是一种动物,其次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是动物,那就会天生携带自私的基因,这是动物在大自然中立身的根本。
但社会性动物,又天生携带有利他基因,因为只有帮助同族,才能让自己这个族群更好的在大自然中立身。
所以,任何人都有自私和无私两个面。
具体面对一个事情时怎么做,纯看大环境和教育。
大环境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大部分人会想着‘别人都捡便宜就我吃亏?我不干!’,大环境差的时候,很多本来挺无私奉献的人,都不愿意无私了。
但教育才是基础。
不过,霍海也确信,矿上的匈奴人一定会在这个困难的时期帮助流民。
有了这个基础,双方后面会很融洽。
原因也很简单。
什么匈奴人流民,这些都是大环境带来的概念。
现在大家都在矿上,以后那就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了——煤矿人。
有了共同的利益之后,融合是必然的。
只不过,道德可以让双方融合的基石是道德是正面的,而不是变成负面的纯利益的。道德是用来约束这个新形成的群体不去伤害群体之外的人的。
唐焦洗完澡,就带着他儿子唐诺一起出门了。
很快,唐焦来到了万年县地界,找到了卢先生的书庐。
新书庐建立起来,街坊邻居都在看着呢。
有人来拜访,卢先生也笑的合不拢嘴。
说实话,这一次开书庐,卢先生也没想着能赚钱,因为开书庐的目的是提高认字率,提高教化水平,帮石公战胜霍海。
之所以卢先生那么开心,是因为他以前只是私下教小孩认字,并没有本钱开书庐。
这一次,背后有金主赞助,书庐开起来了。
不管战不战胜霍海,都有了自己的学堂了,当然开心。
唐诺提着束脩之礼给卢先生:“先生请收好。”
卢先生笑眯眯的又看了看束脩之礼,有点疑惑:“咦,这个油光瓦亮的肉怎么看起来不太一样?这不是肉吧?”
唐诺:“先生,这是,不过这个字不读猎,读作腊肉哟。”
卢先生愣了一下摆头:“肉,礼也,老夫我又怎么会记错呢?”
肉本来是祭祀天地的,后来延伸到了祖先,再然后不知道多少当老师的在里面出力,终于把肉变成了束脩之礼。
天地君亲师,老师终于混进了主祭的门槛里,虽然真祭祀的时候不会带着,还轮不到师字,但好歹享受的是一样的待遇了。
待遇问题,就是面子问题。
面子问题,就是装逼的问题。
装逼是人类永恒的需求,又怎么会搞错呢。
唐诺:“可是霍少尉说……”
卢先生眼睛微眯:“霍少尉?霍海霍大人么?说了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