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三哥这事你得吸取教训。咱得吃一堑长一智。”
三哥变的太突然了啊,是从三嫂探亲变的。姜梅知道娘就把这事的责任推到了三嫂的身上。
还说三哥也是个把不住的,是媳妇的枕边风管用了。
“娘,四哥挣的工资跟三哥那时候还不一样吧?”
“怎么不一样了?”
“三哥当兵被人管着也没花钱的地,四哥就不一样了,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城里花钱的地方可多了。”
姜梅都不用往细了说,崔琴都开始想了。
城里到处都是花钱的地,儿子休息的时候才回家,不行,她得问好发工资的时间。
工资是一天不能在儿子手里拿着,她不放心。
她不怕麻烦,那天让老头子跑一趟,就在厂子门口等着。
“下次你四哥回来咱问好了,哪天发工资,让你爹去厂门口等着。”
“这样不好吧?四哥还以为咱不信任他呢!”
崔琴很坚决,“不是不信任,住宿舍怕他大大咧咧的再给丢了。”
老四也得跟老三一样,从一开始就得打好底子,养成习惯。
是去拿工资,也给儿子带上吃的,这样休息的那天他不想回来也成。
老头子上工的那点工分就不要了。
“梅子,你放心,你四哥的工资娘都好好攒着呢,攒上两年再有工作机会,娘也给你买一个工作。”
“娘,四哥有这个命,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命。”
“有,肯定有。咱梅子从小就聪明,命好着呢。”
“娘,我能读高中吗?”
说完姜梅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怕错过一丝表情。
崔琴一点也不惊讶,闺女眼巴巴的看着,她还是点了头。
姜梅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有高中学历要是有机会进厂子,她也多了一种选择,像四哥就只能下车间。
她可不想下车间,办公室的活多轻松啊。
老四有工作了,家里多了一份收入,闺女愿意再念两年就念吧。
就是每每想起老三,她还是心疼的不行,那可不是小钱啊。
更难受的是,她想也没用,老三就跟变了个人一样,软硬不吃。
粮食等他回来的时候给,那得等到啥时候啊,猴年马月了都。
往好的方面想,老三不可能一辈子躲在部队不回来。
她都找懂的人打听过了,老三升不上去干到一定年龄就得回来。
回来了,就好说。
·
家属院的一家三口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姜山在家里,朱竹还是轻松不少的,可能是心理层面的作用大一些。
毕竟姜山还是早出晚归的忙碌,也没多少时间帮她带儿子。
她在给家里写回信,忍不住跟大山吐槽。
“我都嘱咐了,让我娘先别跟家里说,等咱这边的信,她就是不听。”
姜山抱着儿子一起看着信,最后那句话是九九小姨特意加的。
说娘都跟她说了,她很愿意,就在家等着呢。
“没事,说了就说了呗。”
闹心的也是他们自己,这边姜山和朱竹早就达成共识了,这事是不会给办的。
朱竹回信写完了,“你看一眼,还差啥不?”
媳妇信里明确说了,俩人把他觉得靠谱的人都过了一遍,有的已经在老家定亲了,有的也有了喜欢的人,再就是家里情况复杂不合适的……总之就是没有,让在家里找吧,别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