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像哪里不对劲。
吴韵摇了摇头,将视线转移到周围的农人,朗声说道:“那个狗官是我骂的,与诸位无关,都请回去吧。”
“郎君仁义!”
“俺们不怕那狗官,他做得,俺们还说不得吗?”
“回去了,麦子割不完要挨鞭子了。”
这句话的杀伤力极强,轰地一下子,瞬间原地没人了。
吴韵怅然若失,这些质朴而又有血性的农民啊,可不是明清时候的农民可比的。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百姓的民智在不断地开启,可是当中的血性却在逐渐地消失,他们变得比以前更加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牧民,木民!官府,管府!
仓廪实而知礼节,孔子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什么呢?仓廪实是谁的仓廪实?仓廪实的人,日子过好了,自然怕死。那些仓无颗粒的人又如何呢?
所有人的仓廪实才是真的仓廪实,这时候知礼节才有意义!部分人的仓廪实那是统治、压迫、剥削。
“咳咳,八郎,前面就是咱们的庄子了,现在天快黑了,咱们先到庄子里歇一晚,明天再进城。”王禄轻扬手中牛鞭,在空中挥舞了一下,发出一声脆响。老牛哞地一声,四个蹄子迈得飞快。
坐在牛车上,吴韵看见那些枯瘦的农家汉子在弯着腰拼命地割麦子,田陇上的麦子堆成了堆。几个地势较高的小土坡上,则坐着一群监工,手里拿着鞭子,嘴里咬着麦秆,眯着眼睛,随意地瞟着那些农人。
“禄伯,那些家伙怎么不去田里割麦子,多个人多把手啊。”他指着那些监工问道。
王禄伸手在他的额上摸了一下,然后放心地叹口气。那意思好像是说,没发烧吧,没烧傻吧。
“这是谁家的农田?养这么多不干活的游子!“作为一个现代人,吴韵可看不惯这种明目张胆地欺压百姓的家伙,打算教训(说服)一下这些家伙。因为武力值低下,他决定先试探一下王禄,如果是自己庄子的,那就以理服人;如果是别的庄子的,他就以嘴服人。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嘴时就出嘴啊。
以自己8点的魅力值还说服不了这些游子吗?不可能!
王禄眼角直跳,心想:这小子明知故问,这不就是他六哥的庄子吗?
“八郎,这是你六哥管的庄子。“
“六哥的庄子?“吴韵眼前一亮,这就好办了。
“快带我去见六哥。“
王禄无语,轻咳了一声,说道:“你六哥每月只来这里一次,平常都住府里。“
王八郎内向,平常和他几个哥哥都不来往,尤其是几个嫡子,所以不知道这个老六管那些产业很正常。他这话虽然没有引起王禄的怀疑,但是无疑暴露了他心思单纯的弱点。他也不想想,要是没有老六的授意,这些个监工会存在吗?
在原八郎的记忆里,他最讨厌的就是这个六哥。原因无他,只因为他的六哥一天到晚的在他们的父亲面前装。装的孝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父亲请安,晚上睡前又请安。可是你请安就请安呗,老是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是怎么回事?除了在父亲和大哥的面前恭恭敬敬的,其他的兄弟他正眼不瞧一下。更离谱的是他经常出入青楼,呼朋宴客的,花钱如流水,与一帮子夸夸其谈的名士打成一片。
商业互吹嘛,他懂,可是他真做不来,因为他觉得这是无聊无用又浪费时间的事情。有这个时间不如多做几单生意,为家里多赚点钱;或者像大哥他们几个那样多读点书,坚定自己的志向。
与名士打交道是要花钱的。老六再会讨父亲的欢心,也敌不过其他几房的意见。于是乎,家里便削减他的月赏,给了他一处庄子,让他自己经营。
想到这个老六,吴韵不由得想到刘备。很多小说上都说刘备爱哭,爱装。只是真实的刘备是这样的吗?汉昭烈帝是个爱哭鼻子的家伙?在现代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都是很丢人的事情,何况是在汉朝?若刘备真的爱哭,恐怕会被关羽鄙视到泥土里吧。
那么刘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只想立刻北上,看看历史上真实的刘备。
呃,又想多了。思绪回到现在。
“家里其他庄子也是这样子的吗?“
“呃,不是的,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能当成牲口使唤。“
“那大人知道这件事吗?“(大人在古代就是父亲的意思。)
“家主不知道。“王禄尴尬地笑笑。
就在这时,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农晕倒在了田地里。那小土坡上的一个壮汉看见了,立马赶过来,对着老农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抽。一边抽,一边骂:“老东西没吃饭啊,赶紧起来干活。“
那老农却小声哼哼,想努力地睁开眼睛。他的旁边是一个老妇人,手里端着的一碗麦糠洒落在地上,正扑在他的身上,大声哭泣:“当家的你怎么了,你快醒醒啊!“
旁边的农人听见动静都赶过来瞧。
看见雨点般的鞭子打在这老夫妻二人的身上,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劝道:“吴仁,老杨只不过干累了,歇会儿,你用不着这样狠吧。“
“是啊是啊,你都快把人打死了。“
周围的人纷纷出声,指责那监工的蛮横霸道。
那壮汉收起鞭子一一指着那些农人,颇有点‘一夫当关’的味道。
他大声呵斥道:“吃饭干活,天经地义。如今这世道,要不老爷发善心,你们有一口饭吃吗?还他妈的不知道珍惜,只知道偷懒耍滑。一群贱皮子,还不赶紧去干活,要是麦子淋了雨,让你们三天没饭吃!“说完,他朝空中挥舞了一下鞭子,啪的一声在空气中炸响。
吓得周围的人纷纷后退了几步。
“请问这位老人家哪里偷懒耍滑了?你哪只眼睛看到他偷懒耍滑了,嗯?!“
一道质问声如惊雷般地响起,原来是吴韵发现了这边的情况,赶过来正巧看见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