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八月。
北境那边战事稍平,只剩下小股部队还在不时交战,可西境的战况却越来越激烈。
莫宇辉率领援军赶到,与沈久明内外夹击,解了富宁县之围,但临春县和临川县完全落入了敌手,宣朝军队失去了地利。
这几个月以来,双方十几次交战,宣朝败多胜少。
究其原因,除了西夜士兵本身比宣朝士兵彪悍善战外,就是主将排兵布阵的差距了。
主将沈久明与西夜作战多年,其行事作风、惯有招数,西夜方面了如指掌。
而西夜那边的主将却是个新人,西夜大贵族出身,年少桀骜,招数诡谲多变,让人防不胜防。
两军交战,沈久明的每一步都被别人预测的八九不离十,可敌方的动作,沈久明是一头雾水,这仗还怎么打?
打到后面,沈久明有一种不知该怎么下手的感觉,隐隐有畏战、避战之意,但敌军却是乘胜追击,穷追猛打,宣军这仗打得十分窝囊。
在七月份的时候,荣韶凌下旨斥责沈久明,并将主将换成了莫宇辉。
对此,沈久明的态度极其矛盾,心有不甘却又庆幸,因为他对西夜军是真的无能为力了,暂时丢了主将的位置总比吃了大败仗被治罪要好,所以他对莫宇辉倒也算配合。
但战场的形式却并没有因为宣军换了主将而改变,换将最初几天西夜军有些失误,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转变了打法。
在最初几天的小胜过后,宣军又恢复了被敌人精准预判、被动防御的状态。
看这样子,西夜人只怕是已将平西军主要将领的脾性、作战习惯都查清楚了。
西境长久失利,朝内就不平静了。
为了此次战役,朝廷备战许久,国库资源向军中倾斜,其他各处自然就不太宽裕,文官对此早有不满,只是迫于荣韶凌的压力不敢说什么。
荣韶凌全力支持,但平西军却没给他长脸。
西境那里兵士、粮草、武器、军服等各项保障做到了极致,宣朝军队几十年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了,可沈久明和莫宇辉愣是将仗打成了这样,朝中那些刻薄的文官又怎会放过这个机会?
更何况,朝中重文轻武的风气由来已久,文官看不起武将是常态。立场上的对立,利益上的冲突,促使众多文官开始对作战不利的沈久明和莫宇辉口诛笔伐。
荣韶凌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参平西军作战不利的折子,让本就因将领无能而怒火中烧的荣韶凌火冒三丈:“一群只会动嘴皮子的废物!”
文官生事,武将也不消停,显而易见的西夜军是极其难缠的敌人,但总有些自恃甚高之人。
而且,富贵险中求,这无疑是飞黄腾达的机会,若能一战成名,前途无量。
这几天荣韶凌接了不少请战折子,并且朝中渐渐有了再次更换主将的声音,很显然有人在背后暗暗使力了。
只是对于最近冒头的武将,荣韶凌嗤之以鼻,水平比沈久明和莫宇辉差远了。